本月以来Beyond Meat的上市给资本市场刮起了一道“人造肉旋风”。美国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美股代码:BYND)周三收盘大涨13.37%,收报97.50美元,逼近纪录高点,市值报56.85亿美元;随着两日的连续大涨,该股自IPO以来已累计上涨290%。
图片来源:e投睿eToro数据截止2019年5月30日
风头正劲的植物人造肉,究竟是美股萎靡环境下的短暂炒作题材,还是背后的确暗藏着巨大的行业发展潜力?
大投行们怎么看?
摩根大通将Beyond Meat的评级定为增持,将其目标价定为97美元,并认为其股价还有上涨的机会。摩根大通认为BeyondMeat今年的销售额最终将超过50亿美元,去年仅为8800万美元。
高盛将Beyond Meat的评级定为中性,将其目标价定为67美元。高盛将BeyondMeat视为新兴的且快速发展的以植物为基础的肉类行业的先行者。BeyondMeat的品牌知名度不断地在提高、其产品也在不断地创新。在加拿大和荷兰,BeyondMeat在过去30天里显示出了强劲的销售势头。但高盛认为BeyondMeat的股价还有16%的下行空间。
瑞士信贷将Beyond Meat的评级定为中性,将其目标价定为70美元。瑞士信贷坚信BeyondMeat将继续保持以植物为基础的肉类行业的领先地位,因为它在美国肉类行业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以目标为导向,以及与顶级餐厅的合作,使其在肉类行业占据领先地位。但是把它的评级定为增持的投行没有考虑到这种初创公司基本上都有典型的解禁套利风险。
Jefferies将Beyond Meat的评级定为持股观望,将其目标价定为85美元。BeyondMeat高度知名的品牌资产使其在全球的肉类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市场对BeyondMeat的预期非常高,可能需要牛市行情才能支撑BeyondMeat这支股票,Jefferies建议投资者持股观望。
美国银行将Beyond Meat的评级定为中性,目标价定为85美元。该公司的一个成功之处是善于保护自身的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考虑到BeyondMeat还有潜在的市场规模以及BeyondMeat拥有良好的产品质量等,美国银行对BeyondMeat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自上市以来,BeyondMeat的股价已上涨了240%,目前的市值为50.14亿美元。
美国银行假设Beyond Meat能够在2023财年来临之际将市盈率维持在八倍,因此将BeyondMeat的目标价定为85美元。
人造肉汉堡带来两成人流增长
在资本市场热捧人造肉概念的同时,快餐店作为下游关联产业同样受益于人造肉供应。据美国媒体报道,当麦当劳(美股代码:MCD)正考虑退出以植物为基础的肉类替代品的时候,汉堡王已经从类似的冒险中收获了回报。
图片来源:e投睿eToro数据截止2019年5月30日
今年4月1日,汉堡王宣布在圣路易斯的门店试推人造肉汉堡“不可思议的皇堡”(Impossible Whooper),大受顾客欢迎。在4月结束前,汉堡王就宣布将于年底前在全美范围内推出该产品。从那以后,“不可思议的皇堡”又被带到了另外三个城市。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报告,汉堡王旗下上市了植物肉汉堡的门店,相较于3月,在4月同店客流上升了16.75%;这些门店的同店客流量比没有售卖植物肉汉堡的门店客流量超出18.5%。
汉堡王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不可思议的皇堡在我们的测试市场上表现很好,它继续为我们的餐厅带来新的流量。”
不过整体上,汉堡王全美的同店销售额增长并不明显,甚至还有小幅下跌。今年第一季度,汉堡王同店销售额增长2.2%,而去年同期的同店销售额增幅为3.8%。但植物人造肉汉堡的上市带来了汉堡王同店客流的显著提升——至少在短期内看是这样。
国外市场依然是一片蓝海
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的扬眉吐气,也提振了Beyond Meat的竞争对手ImpossibleFoods的信心。
Impossible Foods的首席财务官David Lee发布推特:恭喜BeyondMeat成功上市!你我使命相同,相信大众市场已经为我们两个做好了准备!
5月15日,Impossible Foods宣布最新一轮融资筹得3亿美元,由李嘉诚旗下投资公司HorizonsVentures和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领投,数家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跟投。完成此次融资后,ImpossibleFoods的融资规模超过7.5亿美元。
在销售策略上,Beyond Meat将目光瞄准了美国2700亿肉类市场,将受众定位为肉食爱好者,而非占美国人口5%的素食主义者。它将三款主要产品BeyondBurger、BeyondSausage、BeyondBeef陈列在肉类品区域待售,BeyondBeef Crumbles以待加热品形式陈列在冷冻柜进行出售。
这种大胆而激进的销售策略,主要是受“人造奶”的启发。
在“人造肉”出现之前,“人造奶”(杏仁奶、豆奶、椰奶、燕麦奶等非乳制奶类)以乳制品爱好者的受众定位切入市场,并成功占据了乳制奶13%的市场份额。如果“人造肉”的市场规模可媲美“植物奶”与乳制奶的比例,这将意味着350亿美元的新增市场空间,市场前景广阔。
Beyond Meat受众定位及销售策略的准确性得到验证。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93%的BeyondBurger消费者在全美最大的食品杂货商Kroger中购买“人造肉”的同时,也将其他“真肉”收入囊中。可见,在肉食消费者眼中,BeyondMeat的吸引力丝毫不逊色于“真肉”。
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 Markets预测,从2018年至2033年间,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将会从大约46亿美元增长到64亿美元。对于“人造肉”创业公司来说,这是一片蓝海。
当然,从传统肉类供应商的视角来看,这同样意味着市场份额威胁的降临。
多年来,肉类行业产业链上游集中度较高,“人造肉”的突然闯入,很可能打破这种既定利益格局。如果“人造肉”公司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以此抢占传统肉类的更多市场份额,传统肉类供应商似乎毫无反手之力。除非传统肉类供应商率先自己革自己的命,加入到“人造肉”行业中来。
对于“人造肉”公司来说,未来能否掀起一场食品革命,主要面临的考验还是来自于两大方面:产能瓶颈与成本高昂。
随着肉类需求的增长、消费升级、大健康人群的刚需以及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未来,“人造肉”或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在国内市场同样不排除A股上市公司对此逐步布局的可能,但从国民消费习惯、技术、成本等角度看,“人造肉”距离规模化量产仍然还有一定的距离。
免责声明:请注意,由于市场波动,部分价格可能已经出现变化而不适用于上述情形。过往的表现无法判断未来的结果。本文并非是一篇投资建议,您的交易存在风险。
本站文章欢迎转载,但是必须注明出处“开户之家”,并附上本文链接:https://www.meegoo.com/5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