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高调宣布并演示了“量子霸权”,用200秒的时间,完成了传统的超级计算机需要1万年才能解决的问题。
很多人看到新闻就说,比特币的末日就要来了,例如,《南方周末》就刊登文章说:
量子计算对现有加密技术的碾压,会把支撑比特币的信心击得粉碎。
这些人当中,还包括了华为总裁任正非,他在近期的一次活动中说:
“很多人将区块链说得多么伟大,但在量子计算面前就一钱不值了。”
大人物说的话,总是有很大影响力,于是“量子计算机出现,比特币归零”的论调开始到处流行。那好吧,我有必要找出来一个不怎么出名的人物来PK一下这个观点。
此人名叫尼克-萨博(Nick Szabo),是一家并不怎么出名的区块链公司Global Financial Access的联合创始人,区块链技术行业的人可能知道他,但一般人应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看照片长得挺帅,但人并不怎么出名。
尼克最早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法学教授,他在比特币白皮书发表的10年前(1998年),就提出了“字节黄金(Bit Gold)”的思想。他认为,用户可以通过竞争性地解答问题,来实现Bit gold的价值,然后构建出一个产权认证系统。
尼克说:
“古董、时间和黄金有什么共同点呢?由于原始成本或历史的不可能性,它们成本很高,而且很难伪造这种成本,……(Bit Gold),在实施中存在一些计算机上难以伪造的成本,如果可以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获得金钱。“
“贵金属和收藏品由于其创造成本太高而具有不可伪造的稀缺性。这才提供了金钱的价值。这种价值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任何可信赖的第三方,……(问题在于),你不能用金属来实现在线支付。因此,如果有一个协议,可以在线创建不可伪造的昂贵的比特,对可信第三方的依赖最小,然后以类似的最小信任安全地存储、传输和分析,那将是非常好的——这就是Bit Gold。”
显然,尼克说的这些话,已经非常接近比特币的思想。可惜,尼克不会编程,也没有开发者找他合作,所以这一思想也就一直停留在思想阶段。
不仅如此,尼克-萨博还是如今在区块链行业最重要的应用——“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思想的提出者,因为这才是他的专业和本行。
早在1995年,那时候互联网刚刚开始兴起,尼克就发表了关于合同法如何在网络安全实现的论文,他称之为“Smart contract”:
“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promises,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其中的承诺,定义了合约的本质和目的,具体指:合约参与方同意的(经常是相互的)权利和义务。以一个销售合约为例,卖家承诺发送货物,买家承诺支付合理的货款。”
“智能合约以 if-then 的方式与真实世界的资产进行交互,当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智能合约执行相应的合同条款。”
到了1999年,尼克又发表了名为“上帝协议(The God Protocols)”的论文,他说自己深信有一种终极的技术协议,让上帝在所有交易过程中,扮演公正的第三方角色:
“所有人都可以向上帝传达自己的意志(信息输入的过程),然后由上帝来决定其结果和回报(信息输出的过程)。上帝掌握所有讯息并给出最终审判,所有人只知道自己的输入和输出,无法得知别人的输入。”
你知道的,就在2014年,他的这一思想被一个俄罗斯的技术天才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通过区块链编程而变成了现实——这就是如今区块链世界中市值仅次于比特币的以太坊,而Vitalik也从此被人称为“V神”,而尼克也被称为“智能合约之父”。
也就是说,如今区块链领域的两大代表性“作品”,比特币和以太坊,追踪其思想源头,都与尼克-萨博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也曾在自己的Twitter上概括区块链 1.0 和2.0:
“比特币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货币及结算系统;以太坊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智能合约的编程环境。”
尼克的这个观点,目前也正是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的共识——我个人也是这样认为。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创建了比特币创世区块,区块链技术与比特币同时出现。2009年1月8日,他公布了比特币系统代码,这是区块链技术的奇点,此后全世界所有的区块链技术的代码,都是基于这个代码的拷贝和修改。
2010年的时候,中本聪沿用了尼克-萨博关于bit gold的观点说:
“作为一个思想实验,想象一下一种基础金属像金一样稀缺但具有以下特性:暗淡无奇的灰色,不是良好的电导体,不是特别坚硬,……没有任何实际或观赏价值,……它是一个特殊的、神奇的财产:可以通过通信渠道运输 ”
因为这段话与尼克-萨博的语言表达很类似,有很多人据此认为,尼克-萨博就是中本聪。
至于任正非提到,量子计算机出现就意味着区块链技术什么都不是,间接也就否定了比特币的价值,我想说的是——
价值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存在于人们共同认知中(共识),价值其实就是共识。
当比特币刚出现的时候,因为只有中本聪、哈尔-芬尼等极少数几个人认知,所以其价值只存在于他们几个人当中;当比特币在几万名程序员中扩散的时候,价值就存在于那些程序员的认知中;当后来比特币向几百万公众扩散的时候,价值就存在于这几百万人当中;如今的比特币已经扩展到了2000万人的时候,价值就由2000万人所决定——这不仅仅是计算机所能决定的。
好吧,按照那些声称量子计算机可以对比特币形成“降维打击”的说法,我们来一步步地推算会发生什么事情。
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上确实高出一个等级,在比特币挖矿上比传统的计算机要更胜一筹,甚至可能修改挖矿规则,一下子把剩余的比特币全部挖出来——但是你要知道,85%的比特币已经被人们挖了出来,即便是量子计算机能把剩下的15%全部挖出来,对于比特币的价值也不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想象一下,全世界目前拥有85吨黄金,但在地底下仍然埋了15吨,然后出现了一种超级的挖矿技术,可以很短时间内把这15吨黄金给挖出来——然后,你就可以信誓旦旦地说黄金毫无价值了么?
退一步来说,比特币并不是某一个计算机里的东西,而是所有采用比特币系统的计算机公认的一套算法和协议,量子计算机不可能潜入到所有计算机里(包括一些断网的机器)把这些协议都给修改了——反过来可以想象,如果量子计算机有这个能力的话,那意味着我们现有的互联网根本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所有基于互联网的东西都已经丧失其意义。
仍然用黄金做比喻,量子计算机就相当于一个超级世界政府,强行进入每家每户把黄金都给搜索出来没收——不是说它做不到,而是说,如果这样做了,那么财富、自由、权利、隐私……等等我们人类所珍视的东西,都将变得毫无意义。那个时候,你还会在意比特币?
再退一步说,即便量子计算机未来能做到像一个超级世界政府那样运行——我想问的是,这个未来是多久?1年、10年、100年、1000年?
这不,谷歌刚刚宣布自己的“量子霸权”,另外一家重量级量子计算研究机构IBM就出来打假,说你别扯了,你对比的那个超级计算机太弱了,需要1万年才能算出来那点儿破东西,我的超级计算机在2天半时间内,就能完成你所说的那些运算。
这么说来,谷歌所谓的“量子霸权”,无非就是新一代超级计算机而已,有啥稀奇的!
诚实地说,看了不少介绍,我还是不太懂量子计算机到底是什么原理(我倒真希望有人能用通俗的话把量子计算机的原理给我普及一下),谷歌的相关成果是发表在著名的《Natrue》杂志上的,应该也不太可能是假的——但我还是怀疑,所谓“量子计算”,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超级计算机迭代方式更新而已,然后给起了个“量子计算”的唬人名头。
要知道,电子物理领域所谓的“量子态”,薛定谔的猫,就像王阳明的花,只能说是一种哲学思维,而现实的人类世界是必须要验证的。即便,能用这种哲学思维,创建一种全新的计算方式,但其最终的输出结果,也必须是确定的、可验证的,否则的话,我不觉得量子计算机对于人类有什么意义。
我们毕竟生活在现实的三维世界,而时间是单向的,当人类打开箱子那一刹那,看到薛定谔的猫,要么是死的,要么是活的,不可能既是活的又是死的。即便是存在所谓的平行宇宙,在人类世界里的死猫,在另外一个宇宙里是活猫,但对我们人类来说,它就是一只死猫。
回到比特币。量子计算机是否能挖比特币,必须是确定的、可验证的,你不能说量子计算既可能挖出来比特币,又可能挖不出来比特币——这句话好像你说了,又好像你没说。
用一种对未来不那么绝对的思维,我承认,在遥远的未来,量子计算可能颠覆比特币系统,也有可能丝毫不影响比特币系统,更有可能根本不会出现大家想象中的那种“量子计算机”。
对于我而言,量子计算机大约和共产主义一样,很多人都相信(不管真信还是假信),遥远的未来,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那个时候,不需要货币,不需要黄金,更不需要比特币——但问题在于,我们的肉身生活在当下和现实当中,不能因为一个遥远的、一点点可能的狂想,就放弃当前的、可预见的需求——我们总要吃饭穿衣,总要交换买卖,总要赚钱养家,总在想去找到一种不远的未来更有交换价值的东西……
因为怕尿床,所以就不睡觉;因为怕噎着,所以就不吃饭。
——因为怕量子计算机,所以就怀疑比特币的价值,大致就相当于这个吧!
本站文章欢迎转载,但是必须注明出处“开户之家”,并附上本文链接:https://www.meegoo.com/8040.html